報名動機 從學生身分轉變到上班族差不多將近8個年頭。在30歲靠近35歲這兩三年,總有股時間不夠的焦慮感。面對職業,許多東西想學;面對人生,很多東西想做。因此嘗試不少時間管理方法,想一口氣囊括進來,但結果總是無法盡如己意。看了幾年電腦玩物,對Esor長年不間斷的寫作習慣深感佩服,這次課程剛好在假日,行事曆剛好又有空檔,便毫不猶豫報名,希望能精煉的吸取時間管理技巧。 時間管理失敗原因 回顧以往,大二的時候讀過史蒂芬柯維的與時間有約,當時對於要事第一、時間管理四象限的概念留下很深的印象。可惜的是並沒有真正的嘗試實踐,一直到了這把年紀,仍然在專注、效率、管理這些問題上打轉,沒有實質進步。自己在這兩三年嘗試時間管理的方法總是失敗。檢討歸納幾個原因如下:目標太多無法聚焦、只憑藉著意志力、計畫趕不上變化、當下無法專心、任務無法專注等。 由於網路發達以及手機訊息爆炸,資訊取得十分容易。累積起來的念頭與想法變得非常多,書籍閱讀,運動健身,專業學習等,想做的事情非常多。然而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這麼發散的想法導致目標無法聚焦。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哪個對自己最有幫助?即使挑選一些項目納入時間管理實做,在管理系統尚未最佳化的情形下,便產生待辦事項太多,碰上變化難以完成的結果。勉強持續一段時間也只是耗損意志力,帶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最終導致放棄。 在這些嘗試的過程中,一直都有在試著整理電腦玩物理的文章。不論是時間管理、evernote使用方法、習慣養成等幾個相關主題。但是文章數量眾多,即便經過篩選整理,也很難理出自己的系統化做法。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個性不同,看得懂文章或書籍中的理論,但是要調整出適用於自身的系統工具卻難以成功。整合實作的功夫需要親身不斷嘗試,不過,這股嘗試時間管理最佳化的動力早在完成之前就已經在計畫打亂的受挫感覺中消耗殆盡。 課程體會 課程中,esor說明時間管理系統中每個流程的概念,並且將做法歸納成幾個步驟。以及自己本身應該抱著怎樣的想法和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