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22回顧

 


放棄與調整

去年年中提到對於GTD、時間管理的失敗感到灰心,做好的計畫因為屢次偏離進度最後導致全線潰敗。如此負向循環了好幾輪。執行了幾個小任務一直推倒重來。回頭檢視大目標根本沒有進展。因此在連續的挫折之後,終於放手調整幾個大目標完成的前後順序。塞翁失馬,反而對於人生的進程有所推進。總而言之,有時候所謂的放棄,並不是從頭來過再次出發,沒有成就感的重複作業,只是徒增心理上的疲累。轉念調整不同計畫的執行順序反而才是某種意義放棄,而這也就是所謂調整。

雖然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常常也會有延遲現象。但與原本一直失敗的計畫性質不同,即使落後也是可以毫無壓力欣然接受,因為可以具體的看見產出,有明顯的累積,各種小任務之間可調整彈性也多。成就感來了反而能持續推進。雖然稱不上甚麼大收穫,但回想起來心裡的焦慮與負擔反而減少。這可以說是一次不錯的經驗。

好的環境,好的開始

因為家中成員各有自己的生活作息,很多時候因為動線的問題,日常生活會互相影響,這也常常影響到自己下班後想要專心處理事情的專注度。不好的收納空間,也會讓東西很容易堆積。無法達到隨手方便整理的要求。由於自己的幾個大目標調整,順帶開啟了整理房子的契機。把家中用不到的物品清出。老舊的廚房以及兩間廁所徹底打掉重做。除此之外,自己也動手把門框,主臥的牆壁補土重新上漆,主臥鋪設SPC地板。準備重新打造家中的生活動線,更新部分家電,重新設計收納空間,簡化各種家事的動手難度。更進一步,打算研究蒐集homekit相關資料,更換智慧開關好切換燈光,帶入不同氛圍。提升在家看書,整理思緒的專注度,降低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難度。目前對於工作的想法

2018到2022這幾年,不知為何感覺過得非常快。工作上不能說沒有學到新的東西,但明顯感覺慢下來。仔細思考,很多累積的東西要花費心力整理。過去學過的知識也需要重新花時間複習咀嚼。這些都不可能在上班時間空檔完成,得下班花一段時間專注才行。比照目前工作的年資以及薪水,漸漸也覺得跟不上即將到來的消費預估。不是說要買奢侈品,而是考量現有資產配置以及未來退休金的準備,必須趁這幾年多增加些收入才行。因此,希望今年能夠順利轉職,待遇以及工作地點、內容都能夠達到自己內心所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MX ANYWHERE 2S使用感想

盒裝 購買動機         身為一個整日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對健康而言是無形的殺手,尤其是姿勢不正確的情況下,更為嚴重。目前辦公配備的電腦為筆記型,除了利用筆電架提高螢幕高度之外,也外接一個螢幕,採雙螢幕來工作。同時,也使用藍芽鍵盤,盡量拉開到正確的可視距離。避免了駝背與近視度數加深的傷害。整個配置使用了一年多,唯一沒有考量過使用體驗的就剩下滑鼠了。         原本使用中的滑鼠為筆電附的普通滑鼠,使用了一段時間,也沒覺得有甚麼不好。但常常一天工作下來,重複按壓滾輪來旋轉3D模型、拉縱向卷軸、橫向卷軸。按壓以及旋轉滾輪的力道稍大,有時候到下午會覺得手指捲到有些微酸,再加上有次用到同事滑鼠的滾輪,比起自己的明顯順暢許多,便興起了想要更換的念頭。          前陣子1111即1212促銷時間,就看了不少滑鼠在特價,但真正下單購買卻是在這陣子,本想一次攻頂選擇羅技MX MASTER 3,但想想,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對稱的外型,在功能沒有差很多的情形下,最後選擇了MX ANYWHERE 2S。 MX ANWHERE 2S 使用情境         3D模擬軟體內的模型轉動,以及捲動excel、pdf文件。是每天大量重複的動作,而MX ANYWHERE 2S滾輪為四向高速捲動滾輪。按一下滾輪即可切換滾動模式。需要上下捲動頁數多的文件時,高速捲動可以一口氣捲好幾頁,減輕手指重複彎曲的次數。四向滾輪在excel需要左右拉視窗下方捲軸時,只要將滾輪左壓右壓即可。非常直覺好用。側邊的兩個按鍵分別設為上一頁以及下一頁,瀏覽網頁或是開啟資料夾十分方便。另外,因為滑鼠滾輪有兩種模式切換,中鍵的功能,必須設定到滾輪下方的按鈕,本來一開始轉3D模型的時候,總覺得不習慣,但其實按鍵很好按,一下子就能適應。換到原本滑鼠反而覺得不順手。 其他功能         這支滑鼠的軟體Logitec options,可以將所有按鍵以及滾輪定義功能,雖然沒有巨集,但就我日常使用已經足夠。藍芽又能記憶三組設備,因為家中電腦使用...

BLOG緣起

筆記與寫作的力量         畢業後工作幾年,想法、體會、心情多少有高有低。為了尋找沒有正確答案的解答,漸漸地開始找些書來看,希望從中找到方向、擺脫困境、調整情緒,能夠理性而成熟的處理許多問題。然而嘗試了改變自己幾次後,結果不盡理想,最終卻只有三分鐘熱度。進一步探究,如何保有熱情,不拖延,自律等才是其中的關鍵。例如:想要在早上有好的工作效率,先養成早起的習慣。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先養成運動的習慣。想要學理財,先養成記帳的習慣。想做的事情愈多,就必須要養成審視時間管理的習慣。         約莫從大學開始,漸漸地開始有摘錄筆記的習慣。期中期末考試期間,從開始思考如何有效率的取得分數,到整理題型演練。透過抱佛腳的過程,沒想到卻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伴隨著我從大學一路延續到考研究所,考公職等。托這習慣的福,當時參加的考試都還有不錯的結果。         參考了一些書籍與資料之後,發覺寫作似乎是很好的整理工具,能夠幫助自己內化想法觀念並養成習慣。如同考試唸書時整理的筆記一樣。定期審視想法與思考邏輯,開始行動。依現況調整、紀錄、重新整理、再一次行動。這些概念也剛好與管理當中的PDCA不謀而合。最後順勢成為寫blog最大的動機之一。 想寫些甚麼         依照自己的惰性以及三分鐘熱度,很希望這次不要只寫個幾篇就荒廢。所以內容將以生活心得,讀書感想,工作上的筆記整理為主。另外,養成寫作習慣還有最後一個障礙:怕寫不好而不好意思。以往自己總有拖延的毛病,有些事情希望完全準備好再行動,等時間一過,卻仍然沒有動作,結果一事無成。換句話說,不需要等到寫得好才開始,重點是能夠開始寫。議題不用太嚴肅,內容設定方向是愈貼近生活愈好。          因此,一些正義凜然、政治正確、獨善其身、憤世忌俗的文青題材,可能提不起興趣,也寫不太出來。畢竟已經出社會一陣子,非黑即白的事情很少,很多都是選擇下的結果。我自己的期許是藉由寫些東西來更認識自己。修正自己的想法與處世哲學,建立適合自己的三觀。我想這樣持續的動機才會更強。也才更貼近寫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