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在2012年就已經出版,兩三年前聽了尋找天賦與熱情系統化的作法講座。本書就是隨附的讀物,ㄧ月底的因為作者-克里斯汀生因病過世。便把本書重新拿出來利用空餘時間重新閱讀,也順便思考整理書中的內容。本書作者將企業管理理論,套用在人生的經營。書中在一開始便提出下列人生三個最重要的問題: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及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已免除牢獄之災?
以上述三個問題展開,配合一些企業管理案例,探討以下幾個主題,我也同時利用這些主題,反思自己這幾年的經過以及感想。
工作熱情
我的第一份工作持續了約四年的時間,目前第二份工作到現在也差不多經過四年半.短期內暫時沒有換工作的想法,但更久的以後也很難說.其實現在的這份工作,同樣也經歷了無力與倦怠 。兩份工作都有類似的情況.只是現在的工作仍有我感興趣以及想要學習的部分。因此,還繼續留在崗位。總是想著是不是有辦法提升專注以及改善工作進度的掌握。持續知識系統。工作佔了人生很長的時間,因此本書在開始的時候就提到要如何燃燒熱情之火,找到生涯之樂。有些因為薪資或是頭銜留在工作,但卻感到不快樂,甚至感到迷惘,無法跳脫現況。當然,這也不是要我們馬上辭去現在的工作,完全得去追尋自我,畢竟,一份薪水顧好自己與家庭也是必須的.書中這部份的主要要讀者透過許多的問題詢問自己,去探索自己的熱情所在,想辦法與之連結.畢竟熱情在哪,專注就在哪,就愈有可能成功,達到自己的目標,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家庭生活
平衡圓滿的人生是不能缺少家庭生活以及人際關係。工作上能夠心無旁騖的努力,有賴於背後和諧溫馨的家庭支持。現代社會工作的時間過長,常常等到準備離開工作,回歸家庭的時候才發現關係疏遠,自己是孤單一人。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要從一出生就開始,多與小孩講話能夠訓練他的思考。教養也要從小開始。等到大了再來修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同專案管理中,愈早修正問題或提出改善,後續就不需要花大筆成本來更正。家庭生活的維繫必須要站在他人角度設想他人需求,去犧牲、付出與投入,並且不計較回報,才能帶給自己真正的快樂。
信仰堅持
作者本身是個虔誠的教徒,打從唸書對於信仰就有其堅持。並且嚴守自己的原則,作者唸書期間的同學都十分優秀,工作的表現也傑出,但還是會有些人誤入歧途,最後招致牢獄之災。作者提到若只從邊際效益來思考事情,容易掉入全盤皆輸的情況。打破道德界線一次後,原則不再遵守,往往到最後一錯再錯,等到醒悟時已經鑄成無法挽回的錯誤。作者提醒人生中有些原則必須要堅持。勿以惡小而為之。
方向與累積、資源與分配
前面提到的幾個人生課題,作者書中同時舉了企業管理的案例來說明,同樣的策略可以運用在自己的人生當中。書中的案例有Intel、Ikea、本田、Dell、華碩等。每個人生碰到的課題,都配合相應的企業案例來解說。當初第一次讀完,有相當的感受,但卻沒有那麼深刻。只希望自己能夠找到工作中的熱情。對於書中的其他面向沒有去思索咀嚼。這次大概整理一下書中的內容,有些思考的結論項目整理如下:
人生主要目標可分為:工作熱情、圓滿人生、信仰的堅持。
具體實行方法可分為:如何選擇、資源配置、流程的建立、反饋與修正。
工作的熱情要不斷尋找,當然不是只有膚淺的換工作。而是在工作中去發掘自己喜歡哪個部分。圓滿的人際關係,不論家人還是朋友。都必須花時間去經營,因此時間與精神的配置相當重要,懂的配置專注力,可以保有在工作中的效率,也能行有餘力去經營自己的關係。前述的這些方法,必須透過流程的建立,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及做事文化,家庭文化等。讓自己在對的事情上不用耗費太大心力選擇,能夠持之以恆的累積。達成一個正向的循環。最後所有的這些作為,不論是選擇,還是行動,都要有固定思考,反省與統整的習慣。不要害怕失敗或是結果與預期有落差。焦點在哪,成就就在哪,重點就是要把改變視為常態。多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人一生擁有的時間在宇宙中算不上什麼,但數算一下也有數十年,好好的衡量計畫自己的人生,讓自己此生不虛此行,美滿而充實。最後,其實這本書揭示了大的方向,但是每個實踐的過程都有不少方法論在裡面,市面上也有不少專書在介紹。往後只能儘量閱讀並系統化整理心得,實踐在生活之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