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初頭的歲數,我在2025年初辭掉工作。過去這一年,雖然工作家庭兩頭燒,但還是利用零碎時間寫寫東西,整理思緒,慢慢想清楚自己現階段最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模式。還好這幾年一直有在關注職場動向、定期更新履歷,最後順利轉換跑道,成功跳槽到新公司,算是為自己開啟了新的階段。 為什麼離職 其實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有提離職的打算,當初的想法是「薪水不高、部門人多、分紅餅小」。要有好的考績、做到想做的專案,其實很吃運氣。幹了幾年雖然薪水有調,但這幾年通膨漲幅也大,跟科技業比起來更是天差地遠。嘗試投了幾次履歷並且經過幾次面試,能夠找到的工作,內容性質差不多、薪水漲幅也有限。深刻體會到自己的「市場價值」—— 原來,我的取代性很高。 後來,選擇以內部轉調來增加自己籌碼。不過,新部門因為長期外派,平日無法返家顧小孩。算一算,整體CP值不高。加上部門主管的工作生活模式與自身未來設定不同,因此,去年底積極投了幾份履歷。也很幸運換了離家近的公司。 前份工作的思考 回顧這份職涯,兩個部門差異蠻大的。所學以及體會完全不同。幾點紀錄如下: 除了自己的專業,還要能理解「別人的專業」 在專案協調角色中,除了自己的專業,其他部門的專業,要懂得比自己以為的深入。因為這樣才能一窺專案的全貌,小到任務的分配、權責的劃分,大至預算統整、執行決策等。皆有賴這些跨領域知識累積作為背景。如果時間許可,至少別部門的訓練教材要能翻過。 向上管理的「魔鬼細節」 我的直屬主管年紀只比我大一點,但他能夠在這個年紀就坐上這個位置,絕對不是偶然。有次在做給高層的簡報時,直屬主管看了看後,提點了字要放多大、內容要如何精簡、哪些部份是大家會看的,其他不要貼太多。因為高層主管眼睛不好,會議當天,其他部門因為字太小被點名,現場修改放大精簡後才能繼續,而我們這裡順利過關。我直屬主管年紀較別部門更高職位職等的長官小不少,但此類職場中的**「魔鬼細節」**把握度更好。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 人脈就是影響力 我的個性比較怕麻煩別人,工作上協調、統整時,常常得請別部門幫忙。有時候,對方無暇兼顧,主管又急著要東西,此時,壓力會集中在自己身上。如何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叫得動其他部門的人,其實有賴於平常做事時人脈的積累。例如,多幫助其他同事,有辦法為其他人提供價值等。累積久了,這部分就是無形的「人脈存摺」。 早點搞懂公司...
成年之後,已經很少看動畫了。然而,去年因為外派工作,在宿舍閒暇之餘,我追了《葬送的芙莉蓮》和《沙漠大冒險》。當得知《七龍珠大魔》推出時,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期待。趁著228連假到3月初的空檔,我一口氣將20集的動畫全部看完。 重拾動畫的感動:七龍珠大魔的懷舊與驚喜 《大魔》的故事場景設定在魔界,拓展了原本的世界觀,同時也延伸了那美克星與界王神的起源。這樣的設定讓人感到新鮮,卻又不失熟悉感。此外,類似《七龍珠GT》中悟空縮小的冒險情節,也讓人不禁懷念起早期的漫畫連載。魔界的旅程節奏緊湊,除了開頭魔界新王的回顧部分稍顯冗長外,其餘集數都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繼續看下去。 故事主場景來到魔界後,悟空的小隊很快與達爾一行人會合,而第一個讓老七龍珠迷熱血沸騰的,莫過於縮小版的超三達爾。變身後的長髮、沒有眉毛的眼神,帥氣十足。長久以來,總覺得只有悟空能變身超三實在不過癮。雖然《龍珠超》中有各種變身,但對老粉絲來說,「傳說中的超級賽亞人」這個設定,從佛利札篇悟空因憤怒而變身,到賽魯篇悟飯突破心防變身超二,再到普烏篇悟空以超三拖延時間,這段劇情發展始終是最令人沉浸的部分。看到達爾在《大魔》中補上超三的設定,心中不禁有種圓滿的感覺。畢竟,他是高貴的賽亞人王子,也是悟空一路走來互相競爭與扶持的好夥伴。 第二個驚喜,悟空大小超四變身的出現。《GT》動畫可以說是漫畫連載結束後最大的驚喜,其中超級賽亞人四的設計更是讓人驚艷——不再是金黃髮色與髮型的改變,而是更原始、更具野性的形象。然而,由於部分粉絲對《GT》是否為正史的爭議,超四的設定總讓人覺得有些不夠「正宗」。不過,這次鳥山明親自參與《大魔》的製作,並提取了與《GT》的共通點,不僅給了老觀眾驚喜,也為故事後續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超四不再只是原創動畫中的角色,而是讓整個七龍珠的時間線更具討論性。 當然,這部動畫也有一些小瑕疵。例如,打鬥場面不如佛利札篇與賽魯篇那樣拳拳到肉。不過,考慮到整體動畫的取向不同,這點倒也無需過於苛求。 七龍珠:童年的回憶與感動 《七龍珠》單行本從1985年發行至1995年,可以說是陪伴我從小學到中學的深刻回憶。小時候零用錢不多,大人也不准買漫畫,每次到便利商店,我總會不由自主地翻找雜誌架,看看有沒有被人拆封的《寶島少年》,能讓我偷偷翻閱最新連載。當年看到悟空變身超賽三的震撼畫面,至今仍深深印在腦海...